一場世界機器人大會,一檔名為《機智過人》的現象級綜藝,讓沉寂已久的機器人市場再次熱鬧了起來。且不同于前幾年“雷聲大雨點小”的概念游戲,商業落地開始成為機器人市場的主旋律。
隨著人工智能熱浪的滾滾襲來,機器人市場的爆紅是意料之中的。蒸汽機、內燃機、電力等通用技術誕生后,催化出了一連串的創新應用,當人工智能也成為通用技術的時候,勢必會朝著同樣的方向發展,機器人或許就是人類最為直接的欲望。
只不過,《西部世界》、《機器公敵》、《機械姬》等描繪的場景還太過遙遠,眼前的機器人還需要走好商業化的第一步。
一面是海水,一面是火焰
拋開“機器人”在科普界的概念不談,這幾年確實有很多投身機器人的企業出現,不乏已經上市的科技巨頭,也有一大批雨后春筍版出現的初創公司。但聚焦到機器人商業化的視角上,看到的卻是兩種景象:一邊是一輪輪熱鬧的新品發布潮,一邊是遲疑、唱衰和感嘆。
剛剛結束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,就有160余家機器人相關企業亮相,醫療機器人、投籃機器人、飛行機器人等等,有理由相信這只是機器人產業的冰山一角。更有數據顯示,自2013年以來,國內機器人市場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9.7%,2017年產業規模近70億美元,預計2018年將達到87.4億美元。
但在硬幣的另一面,國內和機器人相關的融資多集中在天使輪和A輪,金額也普遍在千萬元以下,諸如優必選之類的獨角獸仍然寥寥無幾。這些小規模的資金或許可以幫助初創企業完成早期研發,距離量產和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不排除半路夭折的可能。事實卻也如此,2014年含著軟銀這個“金鑰匙”誕生的Pepper,依靠語音識別、關節活動等迅速成為標志性產品,可到了2017年3月份就已經資不抵債。
優點科技CEO劉江峰曾一陣見血地指出:“現在賣得最多的家用機器人,基本上采用近似于傳銷、微商的模式,用戶黏性不高,我覺得不會持久。”產業端的高速增長并沒有吸引到理性的資本方,就連銷量看起來還不錯的產品,也大多是用機器人的概念忽悠消費者,我想癥結大概有以下幾點:
1、機器人是玩具還是工具?在2018年機器人大會前夕的機器人博覽會上,有一個看起來有些恐怖的數據:推出教育類機器人的公司數占了全部服務機器人參展商的三分之一。這些教育機器人大多有著類人的外形,搭載了成熟的語音識別方案,然后完成某種指定的功能,比如幼兒的語言教育,比如青少年STEAM編程,可如果坐下來體驗幾分鐘,會發現遠沒有口袋里的智能手機好用。無疑揭示了當前服務機器人的現狀:機器人扮演的仍是玩具角色,不免有些雞肋。
2、“場景化”被過渡消費。投身機器人事業的傅盛曾在自家發布會上公開diss同行們:“現在大量曝光的機器人產品,要么造價昂貴、無法在生活中找到應用場景,要么就是作秀,現有的人機交互技術,根本達不到它們所展示的驚人的水平。”可場景化就當真是出路嗎?一個連多輪對話都無法實現了陪伴型機器人,未免有收智商稅的嫌疑,拿到了所謂的場景紅利,卻無法滿足深層次的需求。
3、高估了消費者的熱情。即便是看起來距離商業化最近的獵豹,兒童陪伴機器人豹豹龍的售依舊高達9999元,核心部件無外乎類人的顯示器和語音對話解決方案,瞄準的只是少部分“人傻錢多”的消費者。究其根本,目前的機器人仍處于弱人工智能階段,用戶想要的是科幻電影中的體驗,機器人的布道者們卻大談情懷和夢想,把消費者的熱情無限高估,銷量低迷將是大概率事件。
To C、To B還是To G?
這里沒有唱衰機器人產業或者某位夢想家的意思,而是對“機器人”價值的重新思考:大多數人的機器人情愫來自于科幻小說或者科幻電影,我們印象中的機器人是出色的生產力工具,和智能手機之類的消費品有著本質上的差別。
可很多嘗試將機器人商業化的企業仍在繼續智能手機的打法,試圖培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,加速商業化落地。這種思路是否正確,現有的三類商業模式已經給出了答案:
第一類:To C類企業。艾媒咨詢不久前發布了《2018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專題研究報告》,預計到2020年,中國服務機器人年銷售額將超過300億元。其實早在2014年的時候,中國就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,諸如機器狗、掃地機器人、割草機等一類的家用機器人開始流行起來。
按照大多數科幻小說描述的場景,并不否認家庭機器人潛在的市場空間,只是需要解決兩個前提:一個是自動化技術和計算機視覺的進步,機器人能夠完成的不是掃地、割草等機械動作,還可以整理衣柜、沖咖啡等等;另一個是語音交互的不斷迭代,進行相對自然的語音溝通。考慮到百度、谷歌的人工智能已經能夠模仿人類打電話,自然交互維度上的進化似乎不太遙遠。
可就現狀而言,大多數To C類企業是把百度、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解決方案進行二次包裝,不溫不火的背后并非沒有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