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做一個機器人有多難?這個問題,開發人員應該心有戚戚焉。從軟件開發、人工智能、硬件設計、生產制造,每個環節就可能是單一公司專研的領域,機器人得把這些技術集于一身。硅谷的區塊鏈公司 Kambria 希望通過區塊鏈的開源及經濟激勵特性,利用社區的力量解決機器人當前被技術難、成本高而“鎖住”的問題。目前已與越南、日本、澳大利亞、美國的企業合作,項目包括機器人、數據分析、甚至是飛行汽車(flying car)。
“機器人現在可以說被鎖住了,我們覺得機器人可以做很多事,但為什么現在不是這樣呢?”Kambria 聯合創始人 Thuc Vu 接受 DT 君采訪時直言。目前機器人領域有幾個問題,首先,技術涵蓋范圍很多,門檻很高,因此多半只有大型企業才有充足的資源投入研發,再加上正因為投資成本太高,鮮少有人愿意將研發出來的成果對外分享,所以有很多專案或研究其實都是在研究一樣或類似的技術,基于商業利益考量,“企業習慣把研發成果藏起來”,實屬正常,只是科技領域總有一群信奉開源精神的開發者,愿意透過分享及開放態度,來推動這個產業走得更快些。
Kambria 想的就是這件事,打造一個聚合了開發者、機器人公司、有機器人使用需求的企業、零部件廠商的平臺,開發者或機器人公司可以把自己的代碼、硬件設計等,放在 Kambria 平臺上,其他人則可付費使用該技術;另一方面,對機器人項目有需求的企業,也可以在 Kambria 上成立專案,通過資金吸引社區里的開發者來幫忙,當然,也可以上來找人才。要怎么媒合各方人馬、怎么計價及分潤,復雜度很高,也可能引起爭議,以往很難做到,現在,交給區塊鏈的智能合約自動執行,一切就變成合理可行,讓開發者共享資源,不用擔心權益受損。
圖:Kambria 聯合創始人 Thuc Vu,他身旁的該款 OhmniLabs 機器人參加了倫敦時尚周,所以外觀加了許多閃亮的水晶。(圖片來源:Deeptech)
遠端臨場機器人已賣出超過 300 臺
Kambria 團隊之所以有這個打造專屬機器人開源社區的想法,因為他們自己就曾經歷過那段艱辛的過程。時間回到 3 年前,一家名為 OhmniLabs 機器人公司成立,并在 2017 年 9 月推出自家第一款遠端臨場機器人(Telepresence Robots),用戶通過筆記本可以遠端控制機器人的移動、進行視訊等,價格 1495 美元,OhmniLabs 的創始人之一就是 Thuc Vu。另外值得一提,他最早曾創立一間社交訊息分享公司 Katango,在 2011 年被谷歌收購,團隊及技術并入 Google+ 之下。
Thuc Vu 告訴 DT 君,OhmniLabs 機器人已經賣出超過 300 臺,主要應用在老人陪伴、教育領域。對評估一家機器人初創公司來說,這個成績算是不錯,不僅已經量產出貨,也有實際的客戶。
但是在開發 OhmniLabs 機器人的一連串過程是很痛苦的,機器人新創公司的難度非常高,從建立實驗室、找供應鏈生產,“但其實大家可以共享一些技術,區塊鏈能夠解決這些重復投入資源導致成本及時間浪費的問題”,因此激勵他成立 Kambria。
對于兩家公司的定位,Kambria 像是 Linux 基金會,專研技術和生態圈的發展,OhmniLabs 就像是 Ubuntu,做產品、創造利潤。
圖|OhmniLabs 遠端臨場機器人,機身是用 3D 打印出來(圖片來源:Deeptech)
三只腳搭起生態圈
既然要打造機器人的生態圈,能吸引多少開發者就很重要,要怎么跟現有開發者群競爭呢?對于這個問題,Thuc Vu 指出,不是競爭,而是合作。他解釋,目前機器人的開發社群最大的是 ROS(Robot Operating System),Kambria 也跟 ROS 合作,如果開發者愿意,以往是免費分享代碼,未來可以獲得代幣收益。另外,知名開發社群平臺 GitHub 是聚焦在“軟件資源”,但機器人對硬件的需求同等重要,如果想取得硬件開源資源如機構設計、電路板設計等,就可以到 Kambria 平臺來。
簡單來說,Kambria 有三大核心元素,一是由 Kambria 開發的 KDNA 代碼庫及開發語言,包含很多模塊,調用這些模塊就能制成特定的機器人或機器人部件,以 OhmniLabs 遠端臨場機器人為例,光是一個電機系統就涵蓋了電機工程(電機控制板)、韌體(換向算法)、機構設計(外殼、介接等)、以及軟件 API 等。而且 KDNA 適用于軟硬件,“讓軟件或硬件開發者使用同一個語言來開發技術,讓他們彼此好溝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