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器人伴侶可以代替人類伴侶嗎?

?機器人資訊 ????|???? ?2020-06-22

機器人伴侶可以代替人類伴侶嗎?


機器人伴侶正被刻畫為人類漫長而又孤獨生活的靈丹妙藥。人類的未來生活或許正從這里走向拐點。

 

  1.

 

  在Constance Gemson把母親送到養老院后,這位92歲的老人不僅生活變得更加孤獨,頭腦也越來越糊涂。即便有兩個善良、細心的全職生活助手在全力照顧,她的所有社交需求也不能被完全滿足。

 

  直到有一天Gemson去探望母親,并帶去了一個新幫手——一只專為老年人設計的機器貓。它能發出呼嚕呼嚕的可愛聲音,也能用鼻子和人蹭來蹭去。“雖然它不能替代護理,” Gemson說,“但它是我母親可以擁抱和信任的可靠朋友。” 她的母親于去年6月去世,享年95歲。

 

  Gemson說:“當媽媽變得沮喪的時候,只要貓在她的身邊,陪著她唱歌,她心情就會平靜下來。在生命的最后幾天里,她將自己的愛意傾注給了這只機械貓。

 

  2.

 

  護理機器人在老人和病人的家庭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,提供人們急需的友誼和幫助。

 

  不斷加速的人口老齡化也助力了機器人看護業的興起。專家預計,到2050年,全球65歲及以上的人口將增加一倍以上。與此同時,許多發達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也在不斷減少,護理機器人正日益被視為人類老年生活的一劑良藥。

 

  現如今,護理機器人的形態各異,而且功能齊全。可愛的桌面機器人會提醒老年人按時吃藥和定期散步;一些機器人可以將零食喂食給垂死的病人。據機器寵物制造公司稱,自2016年機器寵物首次亮相以來,美國境內已經售出了十萬多只專為老年人設計的機器寵物。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(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)的數據,預計2022年前,為老年人和殘疾人設計的護理機器人的銷量將以每年25%的速度增長。

 

  3.

 

  對于護理機器人,我們還應該深切關注它們涉及的道德問題。因為這關乎人類的未來,也蘊含著關懷的終極意義,有關人類自由和尊嚴究竟是什么的道德問題急需解答。這些人工智能機器人最初是為幫助老年人而設計的,而它們憑借仿真的外表和一定程度的社交能力提供幫助的同時,伴隨著道德風險。例如,奶奶的機器人寵物是會鼓勵更多的家庭對話,還是會讓她的親人遠離照顧老人的繁重工作?

 

  塔夫茨大學(Tufts University)人機交互實驗室的負責人、機器人專家Matthias Scheutz說:“我覺得道德上真正值得懷疑的,是當在這些機器只是一個個傀儡的時候,有人卻在主推它們的社交功能。”

 

  因為這就是道德困境開始的地方——憑借沒有靈魂的算法,我們就能使機器人眨眼、唱歌,做出各種不同的智能動作。然而無論我們為機器人加入再多的智能化動作、語言,人們也只能從中得到略顯怪誕的“關懷”。

 

  對此,荷蘭烏得勒支大學(University of Utrecht)研究人類與機器人互動倫理的Maartje de Graaf認為,社交型機器人最理想的情況是激發人類對它們的同理心。例如,有些機器人吸塵器的主人會在他們的機器人壞掉時感到悲傷;有些人會把機器人算作家庭成員。

 

  該領域的許多專家也注意到了護理機器人所面臨的緊張道德困境,但他們認為,好處可能大于風險。克萊姆森大學(Clemson University)的科學家 Richard Pak說,這項技術“旨在幫助老年人掌控他們的日常生活。如果這種代價在某種程度上是欺騙,也是有價值的。”但他也會時不時地懷疑自己的看法,“這樣做真的對嗎?”

 

  目前,人們對機器人護理產生的長期影響知之甚少,而公眾對此展現出的憂慮已是甚囂塵上。在2017年的調查中,近60%的美國人表示,他們不希望使用機器人來照顧自己或家人。64%的人認為,這種照顧只會增加老年人的孤獨感。與此同時,歐盟國家60%的人贊成禁止使用機器人來照顧兒童、老人和殘疾人。這些擔憂或許將為機器人的功能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。

 

  而直到最近,老年群體們才開始發出自己的聲音:一些老人表示愿意擁有一個護理機器人,并和它成為朋友。但研究表明,也有許多老年人不喜歡機器人那裝模做樣的陪伴。他們害怕被監視和控制,更害怕因此失去人類的關愛。一位參與調查的潛在用戶則擔心,機器人看護會使一些人受到歧視,使他們被認為“不值得得到人類的陪伴”。

 

免責聲明: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立即聯系網站所有人,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